选择复读要面临什么?

以下是最全的复读指南,建议收藏起来复读过程中慢慢看

选择复读前要面临的东西本回答分为以下4大点

1.是否合适复读

2.复读时会有哪些压力

3.怎么去解决复读时的压力

4.知道那种人复读会失败

合适复读的同学类型:

①:高中时没有好好学习或学习习惯存在严重问题的

如果你在这一年里很努力了,但你的努力都没有效果,那你就是在做无用功了

这样的同学在选择复读之后,学会了好的学习方法,进步是很容易的事了

PS:多数人成绩没进步根本不是方法不到位,而是题目数量都没积累够,却总在妄想着通过走捷径超过那些实打实努力了好几年的人

②:高考时的发挥相较于平时水平低了40分以上。

严格意义上来说,高考时的分数如果在平时水准上出现±30分的情况都属于正常现象

这个问题的原因我今年也是在公众号的一篇“你的好成绩不是你的成绩”里有详细介绍了

所以高考分数低于平时分十多二十多分的,就不要把这个作为选择复读的依据了

但分数超过了40分,有复读意向的,当然可以去考虑复读,因为这个分数差的,会让你读到的学校和本身的实力差很多

③:高中时谈恋爱而严重耽误了学习的

恋爱,处置得当,固然有好处

但现实情况里,多数情侣都理不清学习与恋爱的关系

尤其是在高考前几个月情绪波动大时容易吵架闹分手,进而影响自身的学习状态

如果因为恋爱而严重耽误学习的同学,在至少高复一年保持单身的情况下,进行复读

④:做好跳出舒适区准备的同学。

舒适区顾名思义就是你待着舒服的地方也是指高三时你学得轻松的科目,写得出来的题目

但想要复读提高就得跳出这些,去挑战你的学习区

既:去学那些让你学的头大,觉得困难的知识

而这个过程是需要吃苦,并且需要坚持下去

这一点很重要,这关乎于你复读这一年能提高多少

ps:真的,五百分一下都是基础考察,跟你的智力根本没有关系,你要是努力把一轮复习上的基础题都做会了,考500分一点都不难

⑤:有很深的名校情节或者是非一本不上的同学

(但这里针对与已经还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或者高中还不够努力的同学)

如果有方法还很努力了,结果差名校80分之外的话,就不太建议复读了

因为600到680的提高不单单是努力就可以的,所以有时候,认清现实也很重要

⑥:年龄相对于同龄人偏小的同学

比如十六七岁,有意向复读的,复读一年丝毫不影响什么

当然我们公号也更新了更具体的复读相关问题~

不合适复读的同学类型

①:不愿意做吃苦准备的、想不劳而获的

复读,意味着你的发展之路在硬性条件上就比别人慢了一年

而暂停键的按下,则意味着你明年的成绩才是唯一的回报

而成绩的获得则是与努力分不开的

所以,复读的话你不准备吃苦就逆袭好大学

是不可能的

②抗压力较弱或容易抑郁的同学

如果说复读一年考察更多的是学习知识,那第二多的就是考察心态调节

这几乎是每个复读过的人都意识到的一个问题

所以我们后面将更新的内容除了学习方法之外,更多的就是复读时的心态调节,还没关注的还不快关注起来!

所以自身抗压能力很弱的,或容易抑郁的,在是否复读方面有抑郁的,那么在复读之前一定要再三考虑清楚这个影响因素

③父母的意愿为主,自己不愿意复读的

复不复读,在根本上是自己的事,自己的内心愿意再拼一把才是复读的前提,不然复读一年很难坚持下去并提高成绩的

强调

上面这些关于是否复读的判段对你来说都是参考

你的人生选择权是在你手里,不是别人决定的

成长的意义是大于分数的,学习是为了让你明白你想要什么,想追求什么,想成为个什么样的人

不管复读也好,不复读也罢,只要不后悔不遗憾

它都是正确的选择

我希望你明白的是选择复读了就去努力

没选择复读,也请九月时在,下一个地方继续努力下去

2.两大复读时会面对的心里压力

一、强自卑

自卑的感觉很多人都有,但是复读生由于经历了高考失败的打击,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精力都产生了怀疑:在家庭中,他们感觉无法面对家长;在周围邻居眼中,感觉低人一等;在同学中间,觉得技不如人。

除了高考打击之外,起点低,基础差是部分低分考生自卑的另一个原因。实事求是地说,部分低分考生和其他同学并不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这部分同学学习底子薄、基础差,自卑在所难免。在这方面,高分复读生相对好一些,因为他们虽然没有进入高校,但手里有一个比较好的高考成绩,感觉底气十足。

二、高焦虑

这几乎是所有复读生的“通病”。最大的表现是考试中的患得患失:复读期间,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考试,他们都非常敏感,一旦成绩不好,就会非常着急。而这种情况在普通高三班,并不是特别明显。复读班学生这种普遍的高焦虑,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比普通高三学生更加明确:考个好学校,这几乎成了他们的惟一信念。越是这样,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而焦虑情绪也越重。

此外,来自于社会、家庭的压力,也加剧了复读生的焦虑。家长关心的比较多的是:一年能提高多少分?能不能保证明年上重点线?家长的心态,无形中就给复读生增加了压力:明年要比今年强,一年要长多少分。在这样心态下学习,对成绩患得患失,高度焦虑也就不奇怪了。

3.三大复读时要学会的减压方法

一、树立合适的目标,学会减压

复读生要清楚自己的起点,明白不同层次的复读生高考提升的空间也是不同的,根据这些给自己树立目标。这个目标一定要适合自己,不要过分苛求自己,否则整个“高四”过程,会一直处于低落与失败的状态。

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经常压得复读生抬不起头来,这时就要学会自我减压,具体说,就是要学会宣泄和转移情绪以及自我安慰。

二、正确对待平时的考试

复读生应该认识到,刚刚结束的高考不管成绩如何,都已经过去了,要尽快走出以前的阴影。几乎每年都有复读生,本身素质不错,学习成绩也很好,但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影响了考试发挥,无缘理想的院校。但也有部分同学因为心理压力小,平时不很出色,高考却让人刮目相看。

复读过程中,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会接踵而来。专家老师表示,每一次考试都有进步是不可能的,复读生要学会正确看待平时的考试,要通过考试检查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及时查漏补缺。自从上了高四,很多复读生就远离了操场,其实在这时,更要学会转移情绪,用打球、听音乐等娱乐形式,来转移自己的心理焦虑。

三、学会自我安慰

很多复读生在复读过程中,常常怀疑自己的复读是否有必要,担心复读一年,高考分数反而下降,浪费青春和精力。这时,就要学会自我安慰:任何一种选择都会有风险,只要自己奋斗过,就不必计较结果,要表现出一种大气与洒脱。

所以复读生要接受独特的心理和学习考验

经历过一次失败,甚至是多次失败后想在复读中取得好成绩,考上理想大学,就不能简单套用一般高考生的复习策略。这其中,保持好的心态对复读生的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策略1、阳光心态:我复读,我快乐

案例:2002年高考山西省理科状元张晓阳

是位复读生,在复读班开班仪式上他自我介绍说:“过去的事情已成为过去,高考并没有什么阴影,只要你能够保持一个很好的心态,只要你能够承认自己,永远不要对自己丧失信心,总有一天你会在一个方面作出卓越的贡献。”

2002年高考湖南省文科状元李滨兵

曾经说过:“我复读,我快乐,在复读班的每一天都能感到自己在进步,感到每天学了很多东西,真的有‘我读书我快乐’的感觉。”

解读:调整好心态是复读成功的一半。复读生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心态调节,尽快从高考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另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复读进程,特别是不同时期产生的不同心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心态调节方法,及时解决心理问题,保证心态平和地复读一年。

策略2、复读生活规律化,提高生活满意度

案例:有一位复读生在刚开始复读的时候,提不起学习兴趣,经常上网吧玩游戏,甚至彻夜不归,结果第一次期末考试考得一塌糊涂,对他震动很大。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终于开始走向正常的复读生活。老师帮他制定了每天的生活学习流程,要求他严格地按程序来进行生活和学习。开始他有些不适应,但是在老师的监督下硬着头皮去做,一个月之后慢慢进入了学习状态,一到学习的时候就学习,由于聚精会神、全力以赴,效率非常高,成绩提高很快,整个人的心理面貌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最终考上了“二本”。

解读:只要生活节律化,自己的心理活动就能节律化,就能很好的进入复读生活的状态中,按照自己的愿望明显提高复读质量,提高复读成绩。

策略3、小步子,大目标:每门课每月提高3分

案例:一位高考复读生,复读几个月后语文成绩还是在100分左右徘徊,我告诉他,不要要求成绩一下子提高多少,只要每月提高3分左右,坚持到高考时就能达到120分以上了。后来这位考生找到他的语文老师,把我的意见说了一遍,老师说这个好办,这下这个孩子学好语文的信心大增,在语文老师的具体指点下,他的语文成绩不断上升,高考时语文考了129分,如愿以偿上了北大。

解读:坚持小步子、大目标的方法,复读一年提高100分其实并不困难,具体地说,复读生要做到:自学或找老师帮助明确每月重点突破哪些查漏补缺的地方;养成每次月考考完,对每门课查漏补缺的习惯;跟着老师的部署走,按照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步一个脚印去做。

策略4、抓紧、抓好课堂45分钟

案例:一位在清华读书的青海高考状元

介绍,他高考成功并成为状元的基本原因是上课用心听讲。他说他在班里并不是最用功的,他的学习时间没有比别的同学多,做的作业也不是非常多,每天晚上十点钟准时睡觉,宿舍有些同学甚至嘀咕他睡得那么早看他高考怎么办。而他把精力用在了课堂上,上课盯着老师看,跟着老师思路走,下课后把老师布置的作业抓紧时间做好,其余时间加强体育锻炼。

解读:有不少“高四”同学忙得不亦乐乎,题海战术、挑灯夜战,自己做得累死,效率还上不去,学习没有进步。其实,高考考得好并不是完全拼时间,最关键的是抓紧抓好课堂45分钟,这一条做不到,你夜里再用功,效率也甚微。

策略5、偏科要不得

案例:2000年高考,甘肃省有个考生叫郭洋,她在高三念书的时候和数学老师有矛盾,上课就不好好听讲,结果高考时数学考了50多分,没考上理想大学。后来复读一年,下决心把数学的弱项加以改变,结果2001年高考数学

考了100多分,总成绩607分,成为当年甘肃省的文科状元。

解读:对于“高四”的考生,要充分意识到高考是靠总分取胜的,不是凭单科分取胜的,所以高考四门课的成绩水平要大体差不多,因此“高四”这一年首先要考虑一下自己哪些是偏科,力求这一年把问题解决了。特别是文科生普遍数学较弱,理科生普遍都是英语较弱,因此才有“得数学者文科生得文科天下,得英语者理科生得理科天下”的说法。

策略6、强强补弱,重点补弱

案例:2005年全国高考,黑龙江省理科状元曾经对我说,他每次考试,理科成绩在全年级都是第一名,但是加上了语文和英语,他的名次就一下降下来了,为了改变这个状况,在高考前两个月的时候,他用相当多的时间来解决语文和英语的弱项问题,用较多的时间大量做语文和英语试卷,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语文和英语成绩得到了迅速提高,高考时以黑龙江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

还有一位复读生,他的强项是数学,第一年虽然落榜,但是数学成绩还是考了132分。在复读班里,同学都说他数学很牛,还学什么,他自己也这样认为,觉得数学不必再下工夫了。由于他盲目的自信,在一年复读的过程中很少做数学作业,导致第二次高考时数学只考了115分,一下子降了将近20分,总分一下被拖了下来,数学由强

变弱了

最后我在告诉你专升本相关的事

(读专科好吗?)起点不一样,以后想获得同样成绩付出的努力可谓是天壤之别,就比如想考个证书好多必须本科学历才能有资格考,想进入某个企业最低学历要求也是本科,虽然现在都在讲这是一个看实力不看学历的年代,但是没有本科这块敲门砖又有谁知道你的实力,看着同龄的本科同学在一二线城市拿着至少过万的月薪,自己却在三四线城市拿着可怜的两三千工资

(专升本,本考研现状)事实是多数人以读专科,将来专升本,本考研来做借口安慰自己!去了学校读后被环境影响的不想考了!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未来四年你大学的质量很可能就会决定你会遇到那些人,人生发展方向发生什么改变。在这样的前提下,谁不向往一所精英林立的大学呢?谁不想未来获得更大的发展可能性呢?而这一切,你今年可能没有把握住,已经痛定思痛的你有什么理由不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呢!

并且专升本(三年专科+两年本科=5年)(费用专升本学费差不多要快1w一年了,其他的emmmm)

复读考本科(复读一年+大学四年=五年)(就复读学费差不多1w多考到不错的大学学费就不贵还有很多好的奖学金)

其次去专科读书还有去本科读书给你带来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四年可以改变本多的

…………………………………………………………………………………

4.哪样的人复读会失败

知乎上很多同学当心着自己复读一年考的还要差怎么办?我学长我就告诉你,为什么有些人在说复读没有用?有些人复读一年成绩还差了!

因为这三种人的复读注定要失败:

第一种人:

整天碌碌无为却抱怨时间不够用的人;

第二种人:

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明天的努力上的人;

第三种人:

信奉并鼓吹读书无用论的人;

上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每天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为什么别人在同样多的时间里能比你做更多的事情,这值得每一个疑惑的人去思考。

但是有一部分人,他们思考的方向不对。他们整天碌碌无为却毫无自觉,反倒对于他人的勤奋努力感到不解,将本应当的拼尽全力看作“开挂了”,进而质疑“扯淡吧”、“哄我呐”,甚至进一步自我麻痹“都是骗子”、“老子最牛逼”,运用自我欺骗的精神胜利法

。在阿Q精神的支持下,这群人虽说一事无成,但倒也活得自在。

不仅如此,他们在自我内心中的洋洋自得还会传播开来,给更多的自甘堕落的人铺好台阶。下坡路走着也不难受嘛,只是这种走惯了下坡路的人,很难再看到只有拼尽全力努力过的人才能看到的风景了,自然他们离成功也是背道而驰、越走越远。这种人若不能在复读的过程中自省并及时矫正,恐怕就只能留下终身之憾了!我们坚信并贯彻着,而且对于所有的学弟学妹们的提问中始终反复强调的就是:“复读没有失败,努力必定成功!所有的成绩下滑、排名下降都是自己不努力不奋斗的咎由自取。”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古人一首《明日歌

》大力批判了那些总是期待着明天再努力的人。今日事,今日毕,如果你给自己的每一天都规划有明确的学习计划,要么你就是坚持到底,今天不完成学习计划坚决不睡觉,要么你合理的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做出调整。但是所谓“调整”,并不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台阶下,纵容自己惰性的人,有第一次就肯定有第二次,你的“学习”计划最终肯定会成为你的“偷懒”计划,没有一个会有好下场的。

微信后台中的许多学弟学妹们有很多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复读也不一定能考上好学校,我看我不如走一个大专,两三年后专升本是不是也一样的?”、“我被2b学校录取了,本科上完以后也可以考研,所以现在很纠结要不要去复读。”大学的生活我是经历过了,我想你们也不可能是毫无耳闻。那些考上了985、211的学生们也未必就敢保证自己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是热心好学的,兴许在某一天,也会有彻夜通宵游戏的疯狂。甚至差一些的大学中的学生,学校的名气还说得过去,大学排课虽然也比较紧张,但是日常生活却少有人管,上了大学就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了了、彻底自由了,甚至到期末考试“大难临头”了也不肯拿起书本翻一翻。你想想你未来三四年要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会有多困难,四年之后的你,如果在找工作的方向上没有遇到特别大的阻力,恐怕你连当初的“专升本”“考研”的想法都会嗤之以鼻。

所以,复读的苦你都吃不了,你跟我讲你要去大学的“温水”中煮煮“青蛙”后备战参加专升本考试

;复读的苦你都吃不了,你跟我讲四年之后你要考研去一所名校。我不能完全否认有那样成功的人存在,但是那些人所占的比例,和复读生在全体高考考生中所占的比例几乎是等同的。有你纠结的时间,列一张自己目前的知识漏洞清单,兴许你的复读目标和努力方向顿时就豁然开朗了。

另外,考研究生是需要看你的本科出身校的,而且在一些985和211高等学府对于研究生的本科出身校相当重视,双非(非985非211)的普通一本学生要考名校就很有难度,对于二三本学生来说要考一个名次靠前的学校更难。所以你们在问我是要上一个这样的大学还是去复读的时候,我们几乎总是倾向于建议你去复读,因为高考是所有国家级考试中相当公平、不需要门槛的考试了。不论你高中在哪个地方上的,只要你能拿出足够高的成绩,你就能上你想报的学校。

前些日子,一篇《上了985、211才知道,读书无用论是骗人的》得到了大量的公众号的转发,在朋友圈中也一时间转疯了,我想大多数学生应该是对文中的观点持有高度赞同态度的。

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学习的世界,21世纪的中国也是一个学习的中国。如果有人跟你讲读书无用、学习无用、上大学有个屁用,我们也不用和他进行什么辩驳,我们只需要赞同他回答他:“是是是”(其实我们都知道他是个……)。顺带还能举个栗子:你看那陆步轩

和陈生,北大毕业的又怎样,出来不还是卖猪肉?!我有一小学同学,五年级就退学不上了,现在自己做小老板blabla……

但是!!!

北大毕业的卖猪肉的屠夫在一个档口能卖掉12头猪,而在相同的时间内,其他普通人只能卖掉他们十分之一的量。为什么?因为人家是北大毕业的,人家干什么事都自带名人光环,他们的毕业证往柜台上一放,他们人往肉店里一杵,就是明晃晃的广告效应。北大毕业生去杀个猪都能被媒体报道,而其他卖猪肉的人呢,恐怕卖到死也不会有多少人去关注那么一个平淡无奇、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我写这些是就为了说明——有人要堕落、要成为整个社会的边角料,你就让他去就是,你可能没有能力改变别人,但你有能力做好自己。你要上进要提高,不能被他们的歪理哄骗然后与之为伍,你要时刻明白:如果你的成绩不如人意,那绝对是你不够努力,不要拿什么“读书无用论”做挡箭牌,这种渣道理只会毒害你甚至你的下一代,利用其为自己谋福益的心思有都不要有。

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不读书的人,命运指哪你走哪。我等凡人,读书受教育,是改变命运的最简单,最有用,最已经被证实的途径。

选择复读要努力下去,不复读也要努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