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科生怎么学好文综?

有一些小朋友私信我,问我应该写什么题目,我有写一篇教辅合集~是全科目的,文理科的学生共同完成的。

最近也快双十一了,大家可以多买一些刷的题目,多多试错,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本。教辅要多买,然后挑出最适合自己的去做哈~

然后政治我还想起来高三我用过一本参考书看,就是那个600分考点700分考法,上面总结了很多热点和对应的知识点,有思维导图,然后也有真题的剖析,我会把它当作教材的辅助看一看

然后政治/历史/地理的大题如何练习也是很多小朋友有疑问的,我自己的班是文科实验班,大家基本上用的同一本书,小猿搜题的“满分之路:一本搞定高考文综大题”,它是分科目收录了近年所有真题大题,然后再一科科把题目整理成题型,比如我记得历史就有什么“背景类”“意义类”,然后他会教你怎么写,还有为什么要这么写,我觉得沉下心去看这本书,然后自己去思考对提分很有帮助。

大家加油奥~

以下原回答

2020高考全国一卷文综257,来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

文综在很多高三生心中似乎是玄学般的存在,选择题飘忽不定,大题踩点不准,动辄波动几十分(比如题主波动达到70分)。

但是文综毕竟是考试学科,它的选择题和大题都是有内在的逻辑和规律的。

这里分学科,一门一门的讲。

一、政治板块

主要分以下三个部分:

1. 书本

2. 选择题全对的技巧

3. 大题准确踩点的技巧

(一)书本板块

政治这门学科,首先要抓住书本,书本是最重要的,但是我经常听到身边的人抱怨,背书没有用,感觉背了也没有提分,那么这里就涉及到“背书策略”的问题。

我经常看到身边的同学政治早读时就是随手拿起一本必修,然后凭感觉翻开一章自己感觉不太熟的书开始背,这样的背书是没有太大作用的,你要背书首先要记住:

政治书是有骨架有逻辑的,背书必须有顺序!

政治书是有骨架有逻辑的,背书必须有顺序!

政治书是有骨架有逻辑的,背书必须有顺序!

↑重要的事说三遍。

很多人背书很努力,但是却没有成效,然后就说背书没用,症结就在这里,你一定要按照书本的逻辑去背书才能真正理解政治学科,然后才能拿高分。这里举个例子:

这是必修一的第八课,财政与税收,那么我背书的时候会这样去理解:

这一课分为两个大框题:国家财政、财政与税收,在第一个大框题“国家财政”中,课本详细的介绍了财政分为收入与支出两部分,其中财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税收,那么这就很自然的引出了下面一个大框题“征税纳税”,也就是详细的讲清楚了我们如何处理财政收入的问题。

这就建立起了两个大框题之间的联系,你知道了第二个大框题是对第一个大框题内容的深入。

类似的联系也可以在背书的过程中自己去理解去建立,这样你背书不会只是枯燥地死记硬背,而是可以在背当前内容时自然地联想出下一框题的内容。这样的背书才有效率,才能理解课本。

(二)选择题全对宝典

政治的选择题是三门里面最简单的,在高考中是完全有可能全对的。

但是注意:“有可能全对”并不代表你一直可以全对,因为不同考试的出题水平差距是很大的,要学会甄别,那种强词夺理的模拟题,或者是明显出现了和书本不符合的知识点错误的模拟题(例如一道题的①选项是“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这句话明明是课本原文是对的。但是出题人硬是脑袋抽风说它是错的,那这种题就可以直接放过去,以书本为纲)是可以放过去的。

那么,如何练习政治的选择题呢?

首先选对的习题集,这里推荐试题调研和高考必刷题,比较规范,做题的方法以2020年真题作为例题来分析。

比如这道题目,我们就可以分析出典型的两种设错方式。

②:知识点设错,这种过于绝对的说法要特小心,它并不一定就是最具流动性的,也并不一定是基础性资源,这个要特别注意,不能主观臆断。

③:与材料不符,那么我给他取名叫材料设错,也就是这个答案和设问不符合,我们观察题目,可以发现题目问的是“数据为什么被列为生产要素”那么来看③,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并不能成为它被列为生产要素的理由。那么这个就是典型的答案和设问不符。

政治选择题在高考中绝大多数答案都可以通过这两噶方法选出来,明显和书本不符合的知识点错误直接排除,和设问牛头不对马嘴的答案排除,高考中的政治选择题就可以拿下。

(三)政治大题如何踩点

政治的大题也经常被同学们说是玄学,感觉看完材料后无从下手,堆砌了自己脑袋中为数不多的几个知识点,却一个踩分点都没有……诸如此类,那么这里介绍一种最实用的翻译法(多适用于经济生活)

我们以2019年全国二卷的经济生活大题作为例题来介绍这种方法:

大题三步走:

看题目,明确题型;

看材料,联系知识点;

作答

首先我们看题目,问的是原因,那么我们将其归之于原因类,也就是你要回答为什么。

再看材料,来寻找这个项目可以成功的原因。

观察材料,我们首先要把“这个项目做了些什么事情”拎出来,那么我们观察材料可以发现:

1. 它参与了“一带一路”

2. 它买了特许经营权,等于说它可以自主的管理这个企业的经营

3. 它解决了这个老港口的很多问题,并且从国内派了技术人员,运用了核心技术

4. 它优化了送货的渠道,缩短了交货时间

那么做这些事情,都可以称其为成功的原因,也就是因为做了A,所以B.但是我们在答题的时候不能直接说,“因为它买了特许经营权,所以它成功”这就需要我们用教材的知识点对其进行翻译。

那我们来看看怎么翻译:

1.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翻译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抓住发展机遇。

2. “自主经营”在教材中没有对应知识点,但是材料中体现,那么你就用自己的话进行翻译,例如“自主决策经营,优化运营管理”那么这个点你也踩到了

3. “解决问题,运用技术”那么她采用了这么多技术肯定是可以提升效率的呀,变强了那么盈利也增加了呀,那么我们就可以翻译为“加大技术投入,增强盈利能力”(你理解了企业的经营管理那一课就可以写的出来,这是企业成功经营的因素)

4.“优化路线,缩短时间”那么这就意味着效率的提高,效率的提高就意味着成本的降低。我们自己翻译出来就是”优化路线,提升效率,从而降低经营成本“

(可能会有同学不理解,为什么效率提高就意味着成本降低,我做这道题的时候也想了很久,那么你想,你在海上送货,你要运45天,路上的油费,各个码头的关税,是不是都是你的成本呢?如果你现在只运输15天,你的油费你的关税是不是都大大降低了呢?)

那么我们看一下我们自己翻译的答案:

①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②自主决策经营,优化运营管理③加大技术投入,增强盈利能力④优化路线,提升效率,从而降低经营成本。

↑再看下标准答案,是不是都有呢

耶耶耶有人看我太开心了,我来更新历史部分啦!

二、历史

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说:

1. 教材与年表

2. 选择题技巧:真题和模拟题

3. 大题:不同题型及思考角度

(一)教材与年表

教材我个人觉得是历史学习很重要的一个工具,我是湖南考生,用的不是通史教材,是那种必修一讲政治必修二讲经济的教材,那么这个就需要我们对年份进行一个梳理,个人觉得这样可以让我们脑中对历史的脉络更清晰,对每个时代的背景有更清晰的认识。

这里讲一下我做年表的方法:

这是一个草图,不是我做的实物(实物送给学妹了)。

就是这样的模式,中外写在一起,按顺序写下来,中外发生时间相近的大事放在一起,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更好地建立中外联系,然后脑袋会有一个更加宏大的背景帮助你思考大题。

我是高三寒假做的年表,花时间把三本书上所有的年份抄下来,必修三本所有的年份抄下来以后是乱的,然后再拿新的纸把所有进行排序。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去买现成的一本书的大事年表,你根本不会看,只有自己做才有印象,写大题才想的起来。

教材别写很多很多笔记,上课别死记笔记,要把心思多用在听课上,每天复习的时候再沉下心有计划地看教材,把教材看懂了比什么乱七八糟的学霸笔记、教材解读有用多了。

毕竟,你如果连教材的黑体字都没啃下来,还谈什么资料书呢,更何况资料书良莠不齐,沉下心按照顺序看教材是最好的。

(二)选择题技巧

历史的选择题常年被称为“玄学”,我最后高考历史错一个选择题,跟我很多模拟考试比都好很多了。

我先说一下我的观点:历史选择题一定要练好题做好题,做烂的模拟题只会让你越做越烂。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觉得历史选择题是最考验出题水平的,它不像地理有客观规律,不像政治是客观的书本知识,历史选择题源于书本,高于书本,忠于材料,重视理解,所以咱们一定要做出的好的选择题才能锻炼和高考相似的历史思维(这里吐槽一下“衡中同卷”做的我要吐了很多题目都是强词夺理的解释狗屁不通)。

好的选择题推荐“试题调研”这是我做过最贴近高考的题目:

就是这种,一本几块钱很快就可以写完(全套买的话每本算下来真的还挺便宜),还可以挑自己的薄弱环节针对训练。

再就是关于真题,建议反复的做,错题整理出来(别写答案在边上)重复做,一定要花时间重做错的真题,错了看完答案过一阵子又做,把你的思维纠正成和标准答案一样的思维,你慢慢就会和标准答案给出的思路一样去思考问题。

总之,历史的选择题,只要你选好了题目,大量的刷题是提升的捷径。反复做烂题还把自己的思维搞成跟烂题解析一样的思维,只会越做越差。

(三)大题题型和角度

其实我感觉历史常规大题是比较难创新的,创新主要在小论文,常规大题无非是问你背景/意义/概括/启示四个大类,偶尔有些变化不会分值很重的,那么这里主要讲一下怎么思考大题的角度,题目千千万是做不完的。

我思考大题的角度是这样的:①前推②中间③后推

前推:在分析一个事件的时候想这玩意的历史渊源,比如宰相有过权力过大的问题,那么朱元璋就废宰相;又比如罗马法体系完善历史悠久,为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的立法提供借鉴。前推要么想弊端,要么想传承。

中间:也就是背景,背景要想答得全面,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大角度要面面俱到,要联系同时期的外国大事件

后推:分析这个事对后世的影响,好的坏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

把这些前中后的东西都考虑到了,大题基本点都出来了,再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取舍。

留个坑,地理下次继续来更:)

基础实在是太差的同学可以考虑假期在家报个网课补补噢~这个有限时0元的机会:

广告
原价1299,限时0元报名中!清北名师直播,暑假抢跑新学期!
已失效

谢谢大家的支持~有任何问题可以评论区交流哈。

更地理前的半夜叨叨:

答主的确是湖南考生哈,我们这个号是一群学生在运营,年龄段横跨高中到研究生,所以各个年龄段的回答都有涉猎,关注了我们的知友翻一翻我们的历史回答就能看出来~

然后这边贴一下高考出分的短信截图吧,辛辛苦苦写这么多攻略结果被锤分数造假我也是很委屈TvT

至于评论区还有说省状元也就这个水平的…

那我只能说一句湖南考生666了…

呐,图片贴啦↑,谢谢你的提醒~

成绩的图片贴了嗷~

答主最近有点忙,地理这几天会尽量抽空更的~

谢谢大家的喜欢和赞同,动力up up!

之前去毕业旅行了……所以现在才来更新地理板块

我知道你们都等了很久辣,万分歉意Orz

(啊为什么不能发图了我好想配个表情包)

答主地理从初中开始就不好,是非常不好,但是高考地理自己非常满意了,平时的模拟考也有考过前几名,(当然也有考不好的时候),真正要谈补地理的经验要从高二说起,内容会很多,因为确实在地理上下了很多功夫。

地理板块主要讲这几个方面:

1. 教材和地图册

如何利用。

2. 笔记本的重要性

3. 为什么要做错题本,如何做错题本。

4. 刷题策略和习题选择

一、教材和地图册

首先要树立一个意识:地理的教材是大纲,它是一个目录,是地理学科的目录,你需要非常熟悉这个目录,然后再往里面填充内容。

所以一定要做到——熟悉教材。

熟悉教材最好的办法就是思维导图,我个人每次复习都会重新做思维导图,按照单元-大章节-小章节-知识点的逻辑画出来:

(等知乎这边能配图了再来补图5555)

这样做下来,你对教材上各个知识点都很熟悉,形成了构架,你的刷题才有效。

然后就是,不要花时间在美化知识导图上……

我做知识导图很丑的,实物就和这个示意图差不多,只有黑笔红笔两种颜色。我身边很多同学买很多颜色的笔,知识导图很精致漂亮。但是我觉得这个性价比不高……

真正的重点在于你的知识导图要清晰,然后你自己不断地做才能印在脑子里。所以我每次复习都做,然后做完就夹书里不管了,下次复习重新做,因为做的丑所以不花时间,几个大括号的事,这玩意要讲究效率,别整花里胡哨的,这是我的想法。

教材说完了这里来说说地图册,这个东西,每个人的利用程度不同,我个人觉得刷题>地图册,因为我是不太爱看地图的那种。我觉得地图册上有的东西过于庞杂细致,记不住。建议是备一本跟着老师来,然后主要是给刷题做一个辅助,在刷题的时候查资料比较方便。

二、笔记本的重要性

笔记本不是单纯的抄板书,当然,大部分地理板书都是干货,是值得抄的。

除此之外,笔记本最大的用处其实是积累你在刷题中碰到的教材没有的,老师没讲过的新知识,并且自己进行拓展。

我自己笔记本已经送给学妹了,举个例子就是,假如你之前从没听过“城市内涝”这个名词,刷题碰到了,就可以自己百度一下或者去问老师(建议百度)然后自己整理一下这些新知识做一个小专题“城市内涝”:什么是城市内涝?成因是什么?解决措施是什么?你就学到东西了,下次你说不定就会遇到城市内涝有关的大题,那么就很轻松可以拿分了。

然后比如老师讲了太阳运动,补充了视运动图,你下次刷题碰到新的形式的视运动图就可以补充进去。笔记本最大的用处真的是不断补充知识,然后反复复习记住,而不是抄也不是摆看。

三、关于错题本

地理的错题本非常耗时间,所以一定要做的值得。

我会选入错题本的选择题和大题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 题目材料涉及到硬核的干货知识,我可以拓展一个小专题学到东西。

2. 题目材料新颖而不离谱,我觉得对高考有一定的预测性。

3. 这道题涉及到我的知识盲区,帮我扫雷了,发现这个知识点不会或者不熟

4. 很粗心错的,比如看错了啥的,我会搞一个小地方整理这些题目,提醒自己不要犯错。

那么题目满足当中的一个条件,我就会剪贴到错题本上,就普通小刀加固体胶(少买没必要的文具,文具是为了学习,不要喧宾夺主把错题本搞得手账一样,那种学习不如别学了)错题本真的是财富,是提分的利器,只要你选的题够好,这个本子可以帮你拓展知识面,牢固知识点,甚至压到题目,然后也可以警醒你不要犯错,做到这些作用的错题本就很不错了会很耗时间,一定要沉下心做。

然后大题多一个翻译环节,选大题的要求都和选择题一样,翻译就和政治大题的方法非常类似,上面政治的方法套在地理人文大题上就可以了。亲身体验,提分很快。

然后关于错题本的复习:因人而异!脸皮很厚的说一句我记忆力挺不错,只要我自己把这个题目做到错题本上去了我就会刻在脑子里,看到类似的就想起来:哦我做到本子上去了,我做了些啥玩意,这是个啥玩意。所以我很少刻意划时间出来复习,实在印象模糊了才回去看,一般情况下我都会记得,但是如果记东西没有很厉害还是要划时间出来看的。

四、刷题策略和习题选择

地理模拟习题第一本依然推荐:试题调研。其次是五三题霸(偏难),必刷题一般般…有点杂乱,个人觉得题霸更清晰,梯度更明显。

真题要做,做到烂,但是不能背答案记答案!

反复刷真题自己做错的,然后看解析,寻找自己思维和答案思维差在哪里,慢慢把自己的思维联系到和它一样你就赢了,特别是选择题。

我之前11个选择题模拟考试甚至错过五六个- -但是高考选择题很难我只错俩(还是有点多我知道 只是相对我身边人不多)我觉得真题就真的很重要,更何况最近的高考题求新求变,考场心态影响也很大,那这个时候你的思维有没有和高考题同轨就很重要了。

只有同轨才能在高压下做对题目,平时通过高考题训练自己的思维就很重要。大题同理,做完高考题目一定要思考为什么,比如那个里海周围山脉隆起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知道我在说哪道题目的自己反思好好看看高考题)你就一定要搞清楚,这个山变高了为什么影响气候(因为挡住了风)为什么影响植被(因为影响了光照)等等…这里面的逻辑你要搞清楚!

做地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思路清晰,没搞懂去问老师,搞懂为止哈。做高考题一定要有所拓展有所思考,写一道题就要有一道高考题的收获。这样最后才能拿到好成绩。

刷题策略没别的,地理不好的每天都要写,写到地理分提起来为止。我自己的顺序是:复习笔记和教材知识点-刷题-做错题整理/问老师-再整理。

我地理学习没有前面两门那么灵活,比较扎实枯燥,因为我自己地理基础不好,然后地理本身确实很需要练习和逻辑,必须死磕多下功夫。

但是重点还是要自己把握,自己要清楚短板在哪里然后合理分配时间哈,我是因为地理不太好才下这么多功夫,如果你是政治不好的选手就要多给时间给政治。这篇回答只是我自己的一些分享而已。

然后这里本来还有一个高考题分析的环节,因为我个人觉得地理出题方向是有一些新颖和变化的,展开又会很多,就先只说这么多啦~最后祝大家都可以补齐自己的短板,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哟!

如果有比较针对性想问我的文综相关学习问题欢迎付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