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学生的内心深处憎恶链

原副标题:现代小小学生的内心深处憎恶链

林语堂老先生曾在《围城》里提到一条著名的高校学科憎恶链。

“在理工学院里,文科生看不起文科生,外国语文学院看不起中国文学院,中国文学院看不起历史系,历史系看不起哲学系,哲学系看不起哲学系,哲学系的小学生没有谁可以给她们看不起了,根本无法看不起重寄生的小学生。”

对此,马林鱼根本无法说——太真实了!

初中备考憎恶链

正如书中写的那样,这条憎恶链一直流传至今:文科生>文科生>表演艺术生>体育生

@Shearer草莓荞麦

作为文科生被憎恶是什么样一种新体验?

初中战绩还不错,初中考入小班。

体育老师是化学同学,开学这天略过简单开场白之后,把他们班各位理科同学也介绍了一遍,然后就用很嘲弄的语调说:

“理科同学也就说实话了,你们中间不会有人可有理科吧。”

班上带着嘲弄的语调哄堂大笑……

我彼时无语又恐慌,因为我就喜欢理科,彼时也想好之后很大程度会志成了,没想到这天就受到了莫名其妙的恶意和嘲笑。

有一次体育老师嫌历史布置的作业太多、费时费力,当着历史同学的直面他们说:“她的课你们不用学,有事我担着。”

班上又一阵哄笑……她们都觉得很酷,好像只有我脊高碎了一地。

@匿名用户

作为表演艺术生被憎恶是什么样一种新体验?

“表演艺术生都是些散漫的人,你还指望她们能有什么出息么?”

“考出好理工学院了,肯定是家中有钱花钱找关系的,就她们这么点分,怎么可能平时成绩上好理工学院。”

“你也别怪我说话直,你这学表演艺术不就输糟蹋家中的钱?”

这些都是门外汉表演艺术以来,亲戚、同学和陌生人的评价。

我没做任何伤害大家的事,我认真对待自己的自学和专精,却无缘无故的被大家讨厌和歧视,理所当然的成为“差等生”。

@枫铃草

处在憎恶链低端的体育生

对表演艺术生的讨论还只停留在战绩,可对体育生已经上升到谩骂的程度了……

有一次我听到一个同学跟另外一个同学说:刚才骂人的可能是体育生,素养比较低。

或许他们的战绩的确不突出,但战绩不太好不代表人品不太好,战绩不太好也不代表他们就“卫生差”“素养低”。

自学能力憎恶链

@威尔逊

裸分>trained>学普>学渣>学弱

不见得自学但战绩好的憎恶勤奋自学才能战绩好的,勤奋自学就能战绩好的憎恶勤奋自学又战绩中低的,勤奋自学保持战绩中低的憎恶不见得自学战绩又差的,不见得自学战绩又差的憎恶勤奋自学又战绩差的……

直面新知识,每个人的接受度和消化速度不同,只要尽力了就不应该被憎恶,而那些又不不懈努力又笑话自己不懈努力的人更是不配说出这样的话。

@咚咚咚

战绩不太好足以班纳蒂克

高一的时,新诗常务委员是个和新诗丝毫不沾边的人,我扛起了他的任务,负责出宣传册、组织新诗活动。

高二,班上组织评选捷伊新诗常务委员,班上65个人,彼时有42个投了我。

体育老师却突然喊了停,他要重新验票,说之后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进行舞弊活动,彼时我就像当街被泼了沙粒。

上课时,体育老师把我叫出教室,自已地进行了一番教育,大意就是我战绩没有自己好,别和人抢,当个小助手就好。

我真的特别委屈。

理工学院备考憎恶链

你以为上了理工学院就能摆脱这样的憎恶链?太过分!

@雨中

景丰纯东当年因为是人类学专精被憎恶到死,号称人大门口的保安都知道人类学是最差的专精,毕业根本找不到工作。

@陈雨桐

理科:数学/物理 > 统计/心理 > 生物/化学

工科:计算机/EE > 其他工科

商科:金融 > 管理 > 会计 > MKT > 其他

社科:经济学 > 公共管理/政治 > 人类学 > 其他

理科:哲学 > 新闻 > 历史 > 语言 > 文学

@白钰

高考后同学问我报的什么专精,我说学前教育。她听完开始笑,边笑边说

:学前教育还用学?

如何直面憎恶链

没什么大不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比较,有比较的地方就会出现憎恶链。

人们惯于将人群划分为“你们”和“他们”,在同一个战壕里寻找认同感,从不同的战壕里寻找优越感。

有些划分标准是畸形的,仅仅来自于人们的刻板印象,或是社会固有的功利标准,唯分数论、唯收入论。

请停止自己的憎恶行为。“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要以单一标准轻易地否定了一个立体鲜活的人。

请强大自己的内心深处,增强自信。直面畸形的憎恶链和他人的偏见,不必尝试改变她们的想法,只要成为自己希望的样子就好。

对于此,你怎么看?欢迎在留言评论,分享你的观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