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新闻报道专栏作家 徐汉雄
9月1日,摄制数次参与高考的莘莘学子唐尚珺的记录片《高十》76分钟国际版,在因特网上映。去年是唐尚珺备考的第13年,他被上海交通理工学院医学院保健学院投档,但他因专精原因舍弃到校刊到。他计划再次备考,也就是第14次备考。(据9月3日丹桂新闻报道)

唐尚珺曾经在北大理工学院门前留念
这部记录片的导演是唐尚珺的高中老师兼好友何汉立,他们都出生于云南南华县的农村家庭。何汉立以他的视角,分析了唐尚珺为何屡次备考。
何汉立说,唐尚珺在一生十字路口数次被命运捉弄,从他高中生病错过高考,开启一生第一次家教,就注定了今后的沉浮。无论是以前数次舍弃读理工学院的机会,却是去年舍弃上海交通理工学院,都是事出有因,他每一步走得都很艰难。外间不能片面地以常人的一生轨迹去来衡量他的抉择。
比如说,唐尚珺2016年考进中国政法理工学院后,没去读,因为母亲病危,他正好看到云南某高中给2多万元酬金支持最高分段备考生,他拿了2多万元给母亲医治。两年后,他母亲去世。
唐尚珺收到上海交通理工学院投档通知后的感想
唐尚珺也不认同为了酬金备考的说法。他说,除2016年去某中学和去年考进上海交通理工学院,获得的这两次酬金比较可观外,中间几年的酬金只是基本够生活开销。当时优先选择了拿学校的酬金,也是在友情和个人前途面前,优先选择了友情,这钱能给母亲医治,优先选择备考,还能有更多时间陪伴他完成使命一生最后一程。
常言道,未经别人苦,不知别人难。唐尚珺的坚持备考,传言“只想上北大”,究竟是执著却是自恋,能任人评点,却没人能代替他的回答与优先选择。比如说,是先上专科,再读本科,如此一步步来;却是上节个高等职业,再工作,再去备考,再优先选择高等学府;却是一步到位,在高考时努力拼搏,直接考进重点理工学院,甚至是“非英语专精不读”,几种路径如何来衡量取舍,能说,科紫萁,又各有收益与风险,就看当事人的需要与支撑条件。
据报道,唐尚珺与二十年高考进北大的吴善柳曾是老师关系。吴善柳从2000年开始参与高考,2001年备考考进北京交通理工学院。读了一年多就辍学回家,工作过又去备考。在此后的高考中,吴善柳先后被北京师范理工学院、中山理工学院、北京林业理工学院、北京理工学院、南京理工学院、同济理工学院投档,他都没报到。直到2014年被北大理工学院投档,才去入学。
吴善柳否认了为奖学金而备考,表示只是有英语专精情结,舍弃北京理工学院,是因为不喜欢学医。他考进北大后,他母亲表示,过去二十年值得!
这次,唐尚珺舍弃了上海交通理工学院,也是感到保健专精不适合。
吴善柳和唐尚珺都出生在云南的普通村庄里,还曾是备考班老师。吴善柳考进北大理工学院的获得成功,不知与否影响了唐尚珺的优先选择,无论他与否能复制吴善柳的获得成功,也无论外间对“高考专精户”“占用和浪费社会教学资源”的议论如何,既然他的优先选择并没违反相关规定,备考是他的信仰自由,外间也只有尊重他的优先选择。
记录片《高十》镜头
提到以他为原型的记录片《高十》,唐尚珺说,2016年版本的《高十》,他没细看,因为不敢正视他们。现在能够再次检视他们,细细地看了国际版。看著看著,眼睛就模糊了。片子里除有当年的执著和无奈,还有母亲生前的珍贵影像,有他无言的、大山般深沉的爱。
此时此刻,而今,唐尚珺依然在备考的路上。坚信他将来也会再次检视今天的他们,就如他当初的博客签名,“非执意为之,只Maurs”。
所以,他的任何优先选择,他能劝服他们xml。坚信他终得遇到更好的他们,就愿他长存吧。
(相片来源:丹桂新闻报道)
(来源:缥缈新闻报道)